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草木葳蕤,花香氤氲】探访妙趣横生野外世界,感受大美自然生命律动

                                         ——记土壤生态实验室2022暑期调查采样

 

作者:土壤生态实验室 发稿时间:2022-09-20 访问次数:

夏季,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走向大自然观光旅游的季节;而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不可错过的野外采样好时节。从城市跳进乡野,喧嚣步入宁静,我们一行人在广西乐业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勐远景区和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40天(期间在云南建水调整15天)的野外调查采样。我们主要的工作是针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和植物-土壤样品采集,包括植物的叶片,根系和土壤。看着样地两侧自然生态的浮光掠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鸟鸣,我们一起制作样方、采集标本、识别植物、整理样品,我们一起运动溯溪、品尝美食、探讨问题、分享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野外调查我们受益匪浅!

“悬崖绝壁,鬼斧神工”——乐业天坑篇

乐业的清晨,云雾缭绕,山峦叠嶂好似隐藏在云海中,若影若现,有一种神秘美。在乐业,这里有全长16.9公里的布柳河峡谷,在这里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绝美自然生态景观,被誉为植物的王国,鸟类的天堂。阳光洒入林间,我们沿着布柳河顺溪而行,走过让人心惊胆战的吊桥,踏着落叶,听着鸟语鸣啼,赏着两岸苍翠欲滴的美景。这里植被丰富,人为扰动因素少,原始植被明显,天然林保存完整,群落演替达到顶级。同时,我们还参观了鬼斧神工的天坑。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地下溶洞、地下原始森林、珍稀动物及地下暗河于一体的巨型天坑。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站在山顶我们感受到了“一览众山小”,感受到了天坑的魅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1 野外采集根系和叶片样本 

2 广西乐业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坑

“静谧幽深,神秘莫测”——勐远雨林篇

西双版纳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让大家熟知,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植被丰富。我们经过重重的检查,终于来到了这美丽的王国,在这里,我们品尝了独特的傣族美味,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热带水果,见识到了独特的生态学奇观,植物绞杀,大板根,老茎生花,寄生现象等等。这里的标志性树种是望天树,树如其名,其参天巨干,高耸入云,走在世界上最高、最长、最精彩刺激的空中树冠走廊,可以俯瞰整个热带雨林。采样点主要在在勐远仙境,体验了一次穿越原始热带雨林,翻过山丘越过溪流,顺着绿树成荫的小径走,爬过巨大的倒木,趟过泥泞的小路,体验到了什么叫“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样点,样点坡度在30度左右,土壤湿润,爬山就很困难,在林间工作时,每天都会下雨,给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难度,热带雨林的植被结构和多样性是异常丰富的,这里的乔木高大,根系粗壮,我们的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 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色

“雄险奇峻,巧夺天工”——黄山秀峰篇

安徽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黄山山脉主峰西南,总面积2720公顷,森林覆盖率96.1%。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境内物种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1295种,脊椎动物289种、昆虫603种,被科学家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 在山里由于温度低湿度大,所以抬眼看去尽是山雾缭绕,在秀丽的青山间的鸟语虫鸣、草木清香都让人流连忘返。

4 有趣的野外经历

关于采样,我们有话说——感悟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历时40天的野外调查采样增进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帮助我们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我们拥抱自然,在探索中拓展知识,在实践中增强专业素养。关于采样,我们有话说。

李娜:这是我参加野外采样的第二年,虽然第一年的野外采样充满了各种的挑战,但是欣赏了沿途的风景,结交了许多的朋友,让我对这次的采样工作更加期待,确实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尽管每天的工作内容相似,但是每天的工作阻碍却各式各样。这些阻碍可能来自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比如各种蚊虫的“魔法攻击”使采样过程中充满哀嚎;也可能是气候与地理因素,比如让人难以直立行走的陡坡,加上每天一场的大雨,使采样时的我们都“进化”成了手脚并用的原始人;在蜜蜂,蚂蚁和竹叶青面前,炎炎烈日都显得不止一提。尽管采样过程中充满各种挑战,但是队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关心,使我们的采样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在此过程中收获了深厚的友谊和难忘的经历。俗话说,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在勐远淋得雨最多,风景也最美,森林中的大板根,绞杀榕,独树成林等奇特现象以及巨大的倒木令人惊叹,身处其中才能真切的感受热带雨林的神奇。早晨上山,云雾环绕,让人感觉充满力量,傍晚下班,落日余晖,一天的疲惫也瞬间消散无几。一个月的采样时间,学习了很多野外工作的技巧,结识了许多朋友,感受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这次采样的许多经历就像某天傍晚看到的萤火虫,仅此一只,仅此一次,却足以让我怀念良久。

武姬婷:这次的野外采样,感受到了大石围天坑群的鬼斧神工、感受热带雨林的独特魅力,在采样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会蜇人的大毛毛虫,蛰伏在树枝上的竹叶青,五颜六色的小昆虫,金黄色的蜘蛛,马路边的大蟒蛇,等等。也学会了很多野外工作小技巧,参与群落调查的野外工作,同时与云南大学、昆明中心、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师兄师姐进行了工作交流收获颇多。这次穿越在西南大山中,切身的感受到大自然是个优秀的绘画家,绘山绘水,绘声绘色,对我进行了一次身心的洗涤。穿越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我们所走过的永远不止是路,还是成长,是收获。在乐业,登上大石围的山顶,俯瞰着连绵不绝的山峦,这一刻之前的种种辛苦消失殆尽,满足感、成就感油然而生,科研也是如此,这一路阻碍太多,我们能做的就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坚定我们的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

徐诚:这是我第一次来热带雨林,这边的采样多变的气候以及复杂的地形,给我们野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深入原始森林无人区最深处,路很难走,甚至没有路,也没有信号,我们只能沿着河流前进,而且在样地里拉样方、采样也都非常困难。但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对于一个实验的研究设计与实施有了基本的认识,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拉样方进行植被调查,也了解了野外工作包括从前期准备工作一直到采完样的后续处理,特别是能够跟着各个学校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探讨交流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同时里面的景色也令我们非常震撼和神往,无论是整个物种和生物量极其丰富的生态系统,还是围绕倒塌的千年树王形成的群落系统,或者是高达50米的望天树。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野外学习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毛鑫瑞: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此次有幸前往黄山参与了植被群落调查,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更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这为期一周的野外调查中,由于黄山特殊的地理形势,给我们的调查带来了很多困难,过程虽然艰辛但又别具乐趣。还记得第一天上山时车子刚进保护区就没有了信号,到达山脚后大家都带上干粮和工具徒步登山,从一开始的石阶到后面的陡坡,困难程度也逐渐加大。大家都一个接一个向上匍匐攀爬,由于山路太滑所以只能全程紧紧抓住树干,整个过程都让人惊叹不绝,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后,后面的上山之路就熟练了许多。在爬山的途中可以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风采,有些乔木真的可以用参天大树来形容,在山里由于温度低湿度大,所以抬眼看去尽是山雾缭绕,秀丽的青山间的鸟语虫鸣、草木清香都让人流连忘返,即使遇到下雨天依然没有使我们停下脚步,穿着雨衣继续开展工作。除了美景外,调查的过程更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分成小组,带着纸笔、采集袋和红绳开始调查,在陡坡上拉样方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也恰恰考验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由于下了雨,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所以整个过程都需要大家耐心配合。在调查的过程中让我收获很多,能辨认许多之前没见过的物种,同时跟着前辈们也学会了群落调查的方法,在大家的配合下采集标本、记录,有很多植物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又发现有所不同,让我们都惊叹于大自然的神秘。在野外调查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领会了野外采样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不仅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综合与分析能力,也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之情,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团结互助。在黄山我看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整个过程中虽然条件艰苦,大家都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可以说是圆满的完成了调查任务,更是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王海兵:到达保护区黄山脚下的小村庄后,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静谧安详又干净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并且村里的老人们普遍七十多岁还手脚麻利。艳丽的颜色交错,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山峦,黄色的花,是在城市里看不到的景色。这次的采样地点海拔约600米,要在没有路的山坡上爬山才能到达。并且在我们到达的前两天还下了两天的雨。山坡一片泥泞,我只能抓着树干、石头,手脚并用一点点的爬上去。每个人的身上都全是泥巴,并且稍有不慎就会滑下。大家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些伤口。在调查样方时,大家还碰到了土蜂袭击。在这次采样活动中,保护区的领导对我们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同时,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想要将生态保护和科学考察活动做好,充分发挥保护区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态功能的决心。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学习他们的意志,为南农,将土壤生态实验室争光。

杜彦:每天上山的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和挑战,尽管路途中有一些惊险的地方,但都在小伙伴的互帮互助中化险为夷,在这个彼此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也增进了我们的情谊,使得这个团队的化学反应更加良好。在林子中,大家见识到了许多平时罕见的景象,在领略令人敬畏的大自然的同时,我们学到了许多辨认植物种类的知识,也加深了对野外研究的认识。虽然在野外林子中的条件不像在实验站那样周全,但是在山上大家都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经过了一上午的工作,似乎在山上简单的包子八宝粥比山下的鱼肉饭菜还香。到了下山的时候,一天的疲乏都化作下山时的欢乐时光。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大家也不辞辛苦,坚持整理完当天的样品,体现出土壤生态实验室同学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次黄山出差,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拓展了许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大家都从这次旅途中获益匪浅。

姜利娟: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而野外综合实习是生态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将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八月底至九月初,我参加了在黄山区九龙峰保护区进行野外生态调查。我们一路跋山涉水,带着调研工具到达采样点,首先通过样方选取,其后拉样方,然后对样点内乔木和灌木种属的统计,相关数据的测定以及样品的采集,进行当地物种丰富度的调查,获得当地群落多样性的认识。晚上,进行样品标本的拍照留存、扫描及鉴定。一路走来,我们磨练了意志、经历了艰难险阻,但同时也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有用的知识,我受益颇多。

张崇哲:这是我参加调查采样的第三个年头,不知不觉,博士期间的工作在这个夏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三年里,我爬过山,涉过水,虽然出野外的时候很辛苦,但是现在回味起来却觉得十分有趣、十分怀念。还记得2020年第一次到桂林采样,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独自一人,岩溶所的老师同学们给我了极大的帮助,帮我们采样的大叔和阿姨也十分热情,每天都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吃土鸡土鸭。到了第二年,两位师弟师妹协助我一起调查采样,我们每天一起啃包子,吃馒头,虽然艰苦,但是每天都笑的很开心。今年的队伍就更加庞大了,一共有八位同学一起工作,人多力量大,采样过程中的困难都在欢声笑语中被我们解决了。这三年里,我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穿梭在荆棘密布的灌木林里,被刺扎满全身;第一次光着脚在河里洗根;第一次看到书本中学到的热带雨林;第一次见到野生的蛇;第一次在树林吃和蚂蚁一起吃午饭;第一次被土蜂蜇成香肠嘴……这些第一次并不都是美好的,但一定都是记忆深刻的。这三年的采样经历从学术、生活、见识、毅力、交流、交友、实践等方方面面对我提升极大,相信这些体验一定会成为我一辈子的财富。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踏上探索未知的旅途。

5 小组成员黄山合影

本次野外调查采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海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以及各个自然保护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衷心感谢。期待我们夏天再见!

 

编辑:张崇哲

校对:吴 迪

审核:刘满强